蟾衣是蟾蜍自然脱落的角质衣膜,类似于蛇蜕,非常的薄,呈半透明状。自然界中的蟾蜍每年也会自然蜕衣2-3次,但由于蜕衣速度快,且蟾蜍会自己将蟾衣吃掉,人们虽然对蟾衣的药用价值十分肯定,但由于采集困难,之前蟾衣并没有办法大规模使用。
随着人工养殖蟾蜍技术的逐渐成熟,吉林某蟾蜍养殖合作社已经有一整套从蟾蜍的养殖管理到蟾衣蟾酥等药材的采集加工技术。对于采集蟾衣的难题,相对应的研发出了,蟾衣分离器这种专业设备,首先为蟾蜍创造适合蜕衣的环境,然后将符合蜕衣要求的蟾蜍放入蟾衣分离器中,等到蟾衣自动分离下来后,再拿出来整理平整。对于这个过程,学员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蟾衣整理平整和团成一团,药效有什么区别吗?”在这里我说明一下,蟾衣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背部的黑点当中,黑点凸起越明显,越集中,药效越好。如果没有展开,团成一团,就无法分辨蟾衣的质量,也不知道是蟾蜍的哪个部位,如果只有四肢部分,那药用价值就要小多了,所以我们现在都会将蟾衣整理平整再出售。
也正是有了这一专业设备和技术,使得蟾衣的生产量有了很大的飞跃,也能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领域。
蟾衣是蟾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然脱落的角质衣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但蟾蜍在蜕衣过程中,会边脱边吞食蟾衣,因而在自然界很难找到蟾衣,想要满足人们的需求量更是不可能的。那么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养殖数量巨大,想要获得蟾衣就需人工日夜守候,在看到蟾蜍蜕下蟾衣刚吞到嘴里时,迅速将蟾衣从蟾蜍口中夺出来,这样做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且每位人工看守的蟾蜍数量有限,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获得的蟾衣成本太高,人们接受不了,市场就很难打开。而且用这种方法获取蟾衣,破损率高,很少能得到完整的,影响品质。吉林永发蟾蜍养殖合作社为解决这一问题,潜心研究,最终研发了获得国家专利的‘蟾衣分离器’,它的特点是,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成本低,无需人工看守,做到蟾蜍脱衣却不自食,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耗费大量人工的问题,更是提高了蟾衣的完整率。可以说是一项可以从少量养殖到大规模养殖的飞跃性发明。